日本浮生录:追逐棕熊、户外越野,在北海道遇见最美秋日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每年去北海道2-3次、目前已经去过十多次北海道的人来说,这次去北海道有三个目的 :

一是北海道的秋叶比较早,通常10月份刚开始就已经見頃(みごろ、意为最好看的时候),同时也是日本最早能看到秋景的地点,因此想去大雪山公园欣赏一凡秋色,顺便徒步;

二是前年同一时间去过一次知床半岛,在那里看到了很多野生棕熊,赶在冬季到来之前带着熊宝宝在河边捕鱼,以此来提前储蓄体内的脂肪,一边过冬,所以这次也想着带着相机去捕捉下棕熊的画面;

三是同行的朋友最近想购置一台斯巴鲁,北海道的租车行业竞争很大,再加上秋季相对是淡季,因此可以以很便宜的价格租到斯巴鲁,体验一周,看一看斯巴鲁的驾驶体贴如何。

image.png

本次的行程计划是去年秋季北海道的补足,从新千岁机场出发,在大雪山国立公园附近赏秋叶,途经阿寒湖区域参加晚上的灯光互动秀,然后前往知床半岛地区拍摄野生棕熊,最后返回到带广区域看心形湖泊。

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看我去年写的文章《日本浮生录:纵横北海道,1100公里的道东寻秋之旅》,综合本文后可以对秋季北海道的行程有更完整的了解。

Day1:出发!大雪山国立公园

大雪山国家公园是日本最大的国家公园,也是旭岳、赤岳、黑岳、十胜岳的所在地。公园以其广袤的原始森林、壮丽的火山地貌以及丰富的生态系统而闻名。因此,要想在这里看到秋色,轻度的徒步或者是登山是少不了的环节。

银泉台

DSC005012.jpg

我们一大早就迎着朝阳出发,赶往第一个目的地——银泉台。此时的清晨,阳光透过了山间的薄雾,温柔地洒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给仍有些寒冷的秋季带来了一丝丝暖意。开车途经富良野附近时,农田远处的山脉就像披上了一层轻纱,雾气弥漫在山谷之间,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虽然赶路要紧,但这一幕美景还是让我们忍不住停了车,赶紧掏出相机、按下快门,拍下了这张照片。

DSC0050112.jpg

之后我们行车到银泉台欣赏秋景。银泉台其实是赤岳的登山口,但由于在秋季景色很美,因此也成为了绝佳展望场地,每年都会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

我们抵达时,太阳刚好升起,清晨的雾气也已经散去,露出了与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秋天的山林已经被染上了黄绿的色彩,层层叠叠的黄叶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宛如一幅秋日油画。

大雪高原温泉

在银泉台眺望完秋景之后,我们又来到了附近的大雪高原温泉。这里的入口并不显眼,只有一个简单的牌子标示着方向。进入后,需要沿着一条非铺装的越野道路行驶大约20分钟,才能抵达大雪高原温泉的公共停车场。尽管道路有些颠簸,但景色却格外不错。

DSC003012.jpg

两旁是山谷,而路的一旁边则是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在岩石间潺潺流淌,两旁的树木早已褪去夏日的绿意,黄叶层层叠叠,阳光透过树梢,洒下一片片金黄色的光斑,让人不禁感叹秋季的独特魅力。

DSC004312.jpg

正当我们专心拍摄路边的小溪时,一辆红色的复古汽车缓缓从我们身旁驶过。红色汽车、金黄树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一瞬间,我迅速举起相机,按下快门,成功捕捉到了这张定格瞬间的照片。

image.png

再往前走,就到了大雪高原温泉的公共停车场。来这里并不是为了泡温泉(当然这里也能泡),而是为了来这里大雪高原温泉池沼群徒步。这是非常小众的一条线路,位于大雪山主稜線高根ヶ原东斜面的山脚,是一条穿越林间、环绕多处沼泽和池塘的登山路线。这里不仅以秋季时分色彩斑斓的红叶美景闻名,倒映在清澈池水中的鲜艳红黄枫叶也是美不胜收。

徒步路线如上图所示,分为两条,一条是到绿沼往返的路程,大约2小时即可完成。还有一种是往返高原沼的路线,大约4小时才能完成,不过当天只开放了短途徒步,也正好省去了我们选择路线的苦恼。

DSC003901.jpg

在徒步正式开始之前,需要从这个“棕熊情报中心”听取最近的熊出没情报。工作人员会详细介绍这条徒步路线近期的情况以及熊出没的注意事项。听完这些之后,在徒步告知书上签上名字,就可以从一旁的徒步入口进去,正式徒步了。

DSC003193.jpg

与其时说是在徒步,说是散步可能更为贴切。总体的徒步路线爬升不高,路程也不长。尽管现在是秋季徒步的最佳时间,但整条路线下来,也没有碰到几个徒步的游客,因此可以慢慢享受这条徒步路线上的景色。

DSC001437.jpg

整条徒步线路都充满了浓郁的秋季氛围。两旁的树木的枝干纵横交错,已经被秋日的色彩所染。金黄与火红的树叶将整个森林点缀得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苍白的树干映衬着深红的枫叶,显得尤为显眼。

DSC003172.jpg

继续向前,来到一处小溪。倘若你站在木头搭成的小桥之上,可以看到这条小溪蜿蜒流过,清澈的水面在树木间若隐若现,两旁的树木间与红黄相间的落叶相得益彰,色彩丰富的森林景观如同一幅油画。这里的空气仿佛格外清新,带着丝丝凉意,让徒步的我们可以尽情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放松身心。

DSC002175.jpg

远处的树木之间,地势陡峭,岩石裸露,一股轻柔的白色蒸汽从地面升腾而起,仿佛是大地深处的热力在秋天的清凉空气中散发还有因地热现象产生的蒸汽。微风轻拂,带着一丝凉意,空气中弥漫着。站在山丘环抱之间,四处只有微风轻拂,枝头晃动。

DSC001258.jpg

在徒步的最后一段路程中,我们终于到达了线路的终点——美丽的绿沼。我们在这里一边休息,一边吃着携带的零食,顺便享受这片可以独处的自然。眼前的池沼静谧得没有一丝涟漪,宛如一面天然的镜子,完美地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被秋天渲染得五彩斑斓的森林。远处的山丘被金黄与火红的树木覆盖,交错的色彩层次感十足。

流星·银河瀑布

养精蓄锐之后,我们返程到停车场,然后就踏上了前往流星·银河瀑布的路途。在途中我们穿越了一个长长的隧道,眼前豁然开朗。我们在一个大雪山大坝的地方稍作停留,站在大坝前,抬头便能看到隧道上方那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象。

DSC003712.jpg

秋天的气息已经彻底笼罩了整片山脉,漫山遍野的黄叶如同一层金色的毯子,覆盖在大坝周围的山坡上。微风吹过,黄叶在空中飘荡,阳光透过树枝洒在我们的肩头,整个画面宛如童话世界般美好。隧道的入口被浓密的秋叶装点得如同一幅自然画卷,走在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被秋色包裹的时空。

DSC002151.jpg

流星·银河瀑布是大雪山国立公园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也被列入了日本百大瀑布。这对被称为“夫妇瀑布”的流星瀑布与银河瀑布,以其独特的高山景观和磅礴的气势,每年都能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DSC00411312.jpg

虽说我在四个季节都来过这个瀑布,每次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色,但秋天的流星·银河瀑布所在的层云峡尤为壮丽。十月正是最佳观赏红叶的时段,层云峡的山谷在这个季节被浓郁的红黄秋叶包围,瀑布两旁的峭壁如同天然的画框,将这对瀑布映衬得更加雄伟与梦幻。流星瀑布犹如一条奔腾而下的白练,水流湍急、力量十足,而与之相对的银河瀑布则显得纤细优雅,仿佛从天际飘然而下的白丝,两者的对比让景色更富层次感与韵味。

白须瀑布

从流星瀑布与银河瀑布驱车离开后,我们一路向北,来到了美瑛的白金温泉街。沿着山路蜿蜒前行,路过著名的苹果壁纸取景地“青池”不久后,便能听见水流拍击岩壁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湿润清冽的气息。那正是白须瀑布的方向。

DSC09730.jpg

站在观景桥上俯瞰,瀑布如同无数条白色丝线,从岩壁的裂缝间倾泻而出。与一般瀑布不同,它并非从山顶奔腾而下,而是从地下渗出的泉水直接从岩壁流出,层层叠叠,交织成一幅天然的水之织布。湍急的水流注入下方湛蓝如玉的美瑛川,那一抹独特的“美瑛蓝”,在阳光下仿佛泛着乳白色的光泽,在薄雾中梦幻得有些不真实。

image.png

在这里说句题外话,有时候挺佩服日本的这种“小景观”。青池和白须瀑布其实面积都不大,严格来说,青池只是一汪因矿物质沉淀而泛蓝的小水塘,而白须瀑布也不过是从岩壁渗出的地下水汇成的短瀑,参观下来也都不超过15分钟,但人人到这里都能拍出很美的风景照。

十胜岳

欣赏完瀑布的景色,仅需向后面的深山驾驶5km,就来到了今天的最后一站——十胜岳。说是十胜岳,但实际上我们来到的是海拔930m的望岳台,在这里既可以看到云雾中十胜岳山顶,又可以看到附近的群山秋景。

DSC09747.jpg

站在十胜岳观景台之上,眼前的景色让人屏息。虽然山顶处雾气弥漫,但仍然可以看到山腰的林木正是最浓的秋色,金黄的白桦、橙红的枫叶、深绿的松木层层交织,如同被燃烧的色块铺满整个山坡。

DSC09775.jpg

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抬头望向远处的群山,看着这五颜六色的树林,心中只有一句诗词能够形容:“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雾气中的十胜岳有种矛盾的美——脚下是火山的荒凉土地,远处是生命的繁盛。那种强烈的色彩冲击,就算是现在正在打字的我,依旧记忆犹新。

傍晚时分,天色逐渐转暗,我们也结束了今天的行程。车灯亮起,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下山,夜幕降临,美瑛的灯火在远方闪烁,一天的旅途就这样在满足中画上句号。

Day2:出发!旭岳徒步

旭岳

第二天的主要计划是在北海道的最高峰——旭岳。旭岳海拔2291米,是“大雪山国立公园”北侧的主峰,同时也是“日本百名山”之一。旭岳还是全日本最早迎来红叶的地方。

image.png

每年九月中旬开始,红叶便从山腰的“姿见之池”一带开始铺展,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日一日地向下蔓延至旭岳温泉区。因此这次我们的主要目标并非登顶,而是在半山腰的“姿见之池”区域徒步、欣赏秋景。

如图所示,乘坐缆车上行约十分钟,便能抵达海拔1600米左右的“姿见站”,这里是旭岳最经典的散策路线起点。从缆车站出发后,可以沿着全长约1.7公里的环形步道行走,全程大约需要一到一个半小时左右。

DSC09832.jpg

我们一早就抵达了旭岳缆车的停车场,准备购票乘坐缆车上山。结果在买票的时候却受到了一点阻碍:售票员和缆车的安全员告知我们目前山上的天气比较差,在反复确认我们只是走徒步路线、并无登山计划以后,才也才点头放行。

DSC09817.jpg

缆车缓缓上升时,眼前的景色还是非常不错的,远处云雾缭绕,脚底下的植被虽然还没有变黄,但大片的绿色覆盖从高空望下宛如一幅巨大的油画。那一刻,我心想或许山上的天气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糟。

DSC09849.jpg

直到抵达山顶的“姿见站”,才真正感受到“山上一重天”的含义。浓雾弥漫,风夹着细雨打在脸上,能见度不足十米,周围的世界仿佛被一层白纱笼罩。好在我们携带的装备齐全,而环线全程不过1.8公里,我们没有多犹豫,还是决定出发——在这片雾气与秋色交织的高原上,继续我们的徒步之旅。

DSC09852.jpg

由于天气原因,本该有众多游客的徒步线路上的人异常的少。我们走到“满月沼”时,雾气已浓得几乎看不清前方的路。四周的声音都被这层白雾吞没,只能听见脚下砂砾与湿草的细微摩擦声。这一汪水潭在如此天气下没有任何美颜滤镜,恢复了它一个小水坑的本来面貌。

DSC09877.jpg

继续向前,风从山脊吹来,带着寒意与细雨,一层层掠过外套的表面,只听得冲锋衣轻微的摩擦声。我看着走在前面的朋友,此情此景真的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像是踏入了异世界。登山步道被雾吞没,周围的世界仿佛被抽空,连方向感也逐渐模糊。

DSC09905.jpg

由于雾气比较大,因此我们徒步中并未怎么停留,因此大约又走了20分钟就抵达了“姿见池”。作为路线中最后一个景点,姿见池在我们抵达的时候浓雾稍稍散去,因此我们在小雨中一睹了别样的风光。

这个景点作为旭岳的著名景点,主要是因为在晴天时,水池会倒映出旭岳的景色。但此时湖面附近都被厚重的雾笼罩着,远处的山影早已隐去,只剩下一池深绿色的静水。没有阳光、没有倒影,姿见池此刻呈现出的,是一种近乎侘寂的美。

DSC09927.jpg

看完姿见池的景色后,我们沿着路线踏上返程。雾气依旧浓重,但雨势渐小,远处的山谷隐约浮现出模糊的轮廓。脚下的步道被雨水冲刷得湿滑,木板上积着浅浅的水,踩上去会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两侧的草丛已经被风雨打倒,呈现出金黄与暗绿交织的色调,仿佛被秋天轻轻涂抹过一遍。

DSC09913.jpg

随着海拔下降,风也渐渐变暖,雾气开始散去,偶尔能看见山下红叶的色块重新浮现。回头望去,旭岳的上半段依旧被浓雾笼罩,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而我们衣服上挂着的水珠在光线下闪着微光,这段短暂却深刻的高山徒步,也在这片湿润的空气里,画下了完整的句号。

天人峡:误入寂静岭?

从旭岳下山后,返程的途中朋友在地图上发现了离着这里不远有一个叫“天人峡”的地方,于是我们决定过去一探究竟——没想到这个偶然发现却让我们误入了一个像寂静岭的地方。

DSC09945.jpg

刚驶出主干道时,天空还只是灰蒙蒙的,但越往山谷里开,远处的雾气就越浓。车外没有声音,连风都静止了,只能听到引擎低沉的轰鸣在峡谷间回荡。我们谁都没说话,气氛莫名压抑。

DSC09930.jpg

继续沿着导航向前开过去,道路斑驳、落满了树叶,看上去许久无人清扫。再加上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足,刚刚通过的峡谷隧道显得更加神秘。

DSC09947.jpg

通过隧道,两旁的雾中隐约出现了巨大的黑色轮廓——那是天人峡的柱状节理岩壁。成排的玄武岩如同古老的城墙,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岩壁上方的林木被风吹得轻微晃动,叶影在车灯下颤抖,仿佛有什么正在暗处窥视。

DSC09968.jpg

我们在这个雾气弥漫、气氛诡异的山谷中停了下来。四周静得出奇,只有溪水从岩石间流过的声音在耳边回荡。抬头望去,高耸的玄武岩壁像一面巨大的幕布,把天空切成狭窄的一线。我们在浓雾中拍了几张照片:朋友的红色冲锋衣在灰雾中格外醒目,颇有一种奇异的氛围感。

DSC09973.jpg

天色渐暗,我们重新上车,调转车头返程。雾灯切开白色的迷障,车缓缓驶出峡谷,直到重新回到主干道,看见远处便利店的灯光,这种奇异的氛围感才逐渐消失。刚才的天人峡,仿佛是一个短暂的梦境。

Day3:寻找古老的桥梁

行程来到第三日,今日的目标是顺着大雪山国立公园一路向南,然后寻找当年日本国铁四幌线使用的混凝土拱桥遗址。

然别湖

在探寻桥梁遗址之前,我们先绕到了然别湖,探访一条条“湖底铁轨”。然别湖位于北海道海拔最高处,被称为“天空之湖”,四周被群山环抱,湖面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银蓝色光。

DSC00021.jpg

从湖畔的木栈道走下去,视线不远处,果然能看见那条传说中的铁轨——它笔直地从岸边延伸出去,最后消失在清澈透明的湖水之中。铁轨在浅水区仍能清晰可见,水波轻轻拍打着轨道,仿佛就像《千与千寻》中的画面,下一刻就要有一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列车驶出。

据说,这铁轨其实是为了在冬季冰封时,将游船拖上岸而铺设的临时设施。但在无风的晴天里,这条轨道与宁静的湖面交织出的画面,却美得不真实。那种从现实延伸到幻想的感觉,确实让人有种走进动画场景的错觉。

DSC00019.jpg

由于这条湖中铁轨的存在,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打卡。我们在湖边停留了许久,任风吹起湖面上的细浪。铁轨、倒影与远山融成一体,那一刻,时间似乎静止了。之所以然别湖被当地人称作“天空之湖”,大概正是因为它让人感觉不到尘世的重量。

三の沢橋梁(三之沢桥梁)

离开然别湖后,我们驱车前往“寻桥之旅”的第一座桥:“三之泽桥梁”。这是一座建于1955年的老桥,长40.4米,隐藏在糠平源泉郷的山林深处。

DSC00044.jpg

从停车处沿着狭窄的步道前行,不久便能听见脚下溪流的潺潺声。再往前,密林间豁然开朗,那座古老的混凝土拱桥静静横跨在山谷上。桥身表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青苔、风化的石纹,还有被秋风染黄的落叶,都让它显得十分苍老。

DSC00051.jpg

从桥上面走过,可以看到一处林间小路,从这里一直向前,就可以抵达下一座桥梁的所在地。不过考虑到路途比较远,再加上今年熊非常活跃(其实还是懒),因此我们决定开车前往下一处目的地。

幌加站原址

DSC00060.jpg

幌加站原是士幌线上的一个重要车站,距离带广站约69公里,位于十胜三股站手前7公里处,于昭和14年(1939年)开业。士幌线在当时是运输木材与煤炭的重要线路,而幌加地区正位于山地运输的中继点。由于坡度大、气候严苛,蒸汽机车的行驶与作业都极其困难,是当年铁路工人们最辛苦的路段之一。

然而随着时代变化,昭和53年(1978年)士幌线十胜三股至糠平段废止,铁路运输被巴士取代,幌加站也随之走入历史。如今只剩这些桥梁与遗迹,静静地留在山林间,成为见证过往繁荣的记忆之地。

タウシュベツ川橋梁(糠平湖桥梁)

这趟“寻桥之旅”的最后一站,是那座被称为“幻之桥”的——タウシュベツ川橋梁。从幌加一路往北,车窗外的森林逐渐稀疏,取而代之的是广阔的原野与低矮的山丘。在附近的路边停车以后,沿着指示牌步行大约十分钟,就可以看到湖对岸的桥了。

DSC00148.jpg

这座桥建于1937年,是旧国铁士幌线的一部分,全长约130米,由11个优雅的混凝土拱形桥孔构成。之所以被称作“幻之桥”,是因为随着糠平湖水位的涨落,它每年都会数次“出现”与“消失”。春季冰融后,桥从水下显现;夏季水位上升,拱形的一部分被淹没;到了深秋或冬季,水面再次退去,整座桥重新露出全貌。

当我们抵达时,正值秋季末期,因此有幸看到了这座桥的全貌。桥体的下半部分浸在湛蓝的湖水中,倒映桥梁的影子。虽然离着很远,但仍能看出老旧的混凝土早就被风雨侵蚀得斑驳,桥孔间的水波微微荡漾,像在低语过去的故事。它曾是连接人们生活的通路,现在却成了时间的象征。

三国峠

DSC00078.jpg

在穿过山谷与连绵的山间弯道后,我们北海道国道中海拔最高的山口——三国峠。这里海拔达到了1139米,站在展望台上,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视野辽阔到几乎能看见森林的尽头。

秋季的三国峠是最美的季节,整片山海被染成金黄与橙红,远处的松见大桥如一条优雅的弧线横跨在林海之间,仿佛漂浮在树梢之上。俯瞰那一幕,真有种置身云端的错觉。

オンネトー湖

离开三国峠后,我们继续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东前行,目的地是被誉为“北海道最神秘之湖”的——オンネトー湖。

DSC00163.jpg

当我们抵达时,太阳已经有些西落,光照没有白天那么充足了。但此时的湖面被群山环抱,湖畔对面的阿寒富士与雌阿寒岳映射到湖面上,湖水因光线与矿物质含量的变化,呈现出令人惊叹的渐变色——从深蓝到翠绿,再到接近牛奶蓝的淡色,层次分明,十分梦幻。

微风拂过,湖面泛起细小的涟漪,倒影随之微微晃动。岸边铺满落叶,松木的清香与冷冽的空气混合在一起,带来一种独特的宁静。这里没有太多游客,只有偶尔传来的相机快门声与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オンネトー的秋天,是安静而深邃的美。它不像美瑛那样明朗,也没有旭岳那样雄伟,却在一种近乎静止的氛围中,让人不由得屏住呼吸。站在湖边眺望那层层叠叠的色彩,我忽然觉得,这趟旅程的终点,也许正该是这样一片能让人彻底安静下来的湖。

秘境?オンネトー瀑布

在离开オンネトー湖之前,我们决定去探访湖南边的一处天然奇观——オンネトー汤之瀑布(湯の滝)。它一座温泉瀑布,同时也是日本国家天然纪念物的特殊地点之一。

DSC00167.jpg

从停车场开始,只能顺着这条完全没有手机信号的林间小径徒步1.4公里抵达。由于进入时天色已经快黑了,因此走了没一会儿森林中的光线已经变得昏暗:四周的树木高耸入云,枝叶几乎遮天蔽日,脚步声在寂静的林间格外清晰。那时候,一点动静也会让我们十分紧张,生怕这深山老林之中蹦出来一头熊。

DSC00176.jpg

约莫二十分钟后,耳边传来了水流的轰鸣。穿过最后一段湿滑的石径,瀑布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几条白色的温泉瀑布从约30米高的断崖倾泻而下,雾气在热气与冷空气交织中翻腾。瀑布底部的岩石呈现出奇异的黑褐色,这是由于温泉水中含有微生物与藻类,它们能在地表环境下氧化锰离子,从而形成锰矿床——这是全世界唯一可以在陆地上直接观测到这种现象的地方。

DSC00186.jpg

返回的路上,天已经完全黑了。森林静得几乎没有任何声音,只听见脚步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我紧握着手电筒,一边走一边回头望,直到终于走出林口、看见停车场的车,我才松了一口气。

阿寒湖商店街

傍晚时分,我们抵达了阿寒湖温泉街。夜色渐浓,街道两旁的灯笼次第亮起,空气中混着木烟与温泉的气息,带着一点古老温泉乡特有的温度。沿着商店街漫步,两侧则是一家接一家的小店,摆满了阿伊努风格的木雕、手工饰品与纪念品。

DSC00191.jpg

在众多店铺中,我最推荐的还是这家名为 「ポンション人形館」 的小店。店铺不大,但在门外就可以看到柜台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手工雕刻的小狐狸——每一只都只有指尖大小,却神态各异,或俯卧、或蜷伏、或抬头微笑,活灵活现。

DSC00199.jpg

和老板聊天才知道,店铺名字“ポンション”在阿伊努语中有“小熊”或“孩子”的意思,而这里的木雕作品,都是店主亲手雕刻,每一刀都保留着木纹的质感,色调从原木到深褐、再到温暖的橙红,自然又可爱。相比于其它店铺大同小异的木雕、以及游客常买的冰箱贴,这些小狐狸虽然价格非常贵,但似乎更有特色。

KAMUY LUMINA 光影之森

DSC00201.jpg

在阿寒湖温泉街吃过晚饭后,我们步行前往今晚的最后一个行程——KAMUY LUMINA 光影之森。为了避免剧透,因此在本段落不会过多介绍细节。

DSC00207.jpg

这是我在日本体验过的最顶级的灯光秀之一,整个体验路线约一公里多,沿着森林入口的小径前行,灯光与音效渐次亮起,KAMUY LUMINA 的世界便在我们脚下展开。步行其间,周围的树林被投影与音乐点亮,氛围感超级强,随着讲解你会走进这场故事中。每个路段都有互动环节:有时是随着光影的节奏挥动手杖,有时是脚步触发声光变化。

当天的天气也非常好,抬头就可以看到繁星铺满天幕,那种被森林、星空与灯光包围的感觉,是几乎让人忘记现实的存在。整个故事取材自阿伊努族的神话,讲述猫头鹰之神“カムイフクロウ”与人类、自然之间的羁绊。光影、音乐与旁白交织在一起,将这段古老传说以现代的方式重新演绎。

当我走出森林时,最后的灯光在身后渐渐熄灭,前方就是阿寒湖小镇。那一刻,有一种追了很久的电视剧看到大结局的感觉,恍如隔世。

Day4: 出发!在知床寻找棕熊

⚠️注意:熊具有强烈的攻击性,目前没有100% 的方式可以躲避熊的攻击,因此在野外请远离熊!

知床作为北海道棕熊最大的聚集区,大约生活着几百头棕熊。每年秋季,棕熊为了囤积脂肪过冬,都会沿着溪流捕食洄游而来的鲑鱼,因此本次前往知床就是想碰碰运气能否找到熊的踪迹。

偶遇棕熊

DSC00226.jpg

我们的运气不错,在一条溪流中,发现了一头小熊的踪迹。这头小熊那正站在急流中,浑然不顾身上漉漉的毛发,专注地盯着水面。溪水从它的腿边飞溅而过,它时而抬起头嗅嗅空气,时而用爪子拨动水面,似乎在寻找下一条经过的鲑鱼。

DSC00251.jpg

刚才的小熊抓鱼的场面令大家兴奋,但我也清楚,小熊一般不会独自出来捕鱼——它的母亲一定就在附近,因此随时做好了撤退的准备。

果然,不到片刻,从对岸浓密的草丛中传来窸窣的响动,一头体型更为庞大的棕熊缓缓现身。这样搞就是小熊的“家长”了。它与小熊汇合后,小熊紧跟在它身后,二熊一前一后,沿着溪流继续向上游去,开始寻找下一条鱼的踪迹。

DSC00258.jpg

虽然知道熊的视力很差(但嗅觉和听觉很好),但是熊在捕鱼的过程中,突然停下动作,向我们这个方向望了一眼,还是给默不作声一直拍照的大家吓坏了。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几乎在场的所有摄影师都开始慢慢向后移动,尽量不发出声音。

DSC00275.jpg

幸运的是,母熊只是短暂地注视了我们几秒,似乎确认无威胁后,又带着熊宝宝继续在水中搜寻鱼影。直到那对母子熊的身影彻底消失在上游的林间,我们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P.S:关于如何在知床地区和熊“偶遇”以及熊经常出现的地点等信息,我在付费栏目《日本全境漫游计划》中的“解构北海道 ”章节有所提及,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购买参考。

知床连山和日落

DSC00309.jpg

十月的知床,秋意已经彻底浸染山林。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南,可以看到山坡被染成层层叠叠的金黄与橙红,偶尔还可以看到几头鹿在林间缓缓穿行,它们警觉地抬头看我们一眼,又低头继续啃食枯叶,画面很是和谐。

DSC00328.jpg

海风从鄂霍次克海吹来,略微带着一点盐味和凉意。我们跟随偶遇的路人,也一个观景台停下脚步,欣赏这日落前的黄金时刻:远处的山脉与海湾被柔和的光线包裹,整片世界都笼罩在金色的薄雾之中。

DSC00285.jpg

当太阳缓缓沉入地平线,光线从明亮的橙色变为深红,就到了绝佳的日落时刻。周围很安静,那一刻除了海浪轻拍岸边的声音,什么都听不见。

Day5: 探寻阿伊努族的神圣之地

本日我们从知床地区离开,目标是前往被阿伊努族视为“神明居住之地”的摩周区域。这里汇聚了北海道最神秘的自然景观——神之子池、摩周湖与硫磺山。

神之子池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神之子池。这个位于知床斜里附近的景点,隐藏于山林深处,在非铺装路段行驶大约十几分钟就可抵达。这里据说是摩周湖的伏流水所汇聚而成,而摩周湖被阿伊努族称作神湖,因此这里得名“神之子池”。 

DSC00372.jpg

沿着环湖的木栈道缓步前行,四周被未经开垦的原始森林包围。阳光穿透树梢洒在水面上,池水便泛起层层蓝光——澄澈如镜,宛如一块静谧的宝石。

这里的水温终年保持在约 8 ℃,即使在冬天也不会结冰,而湖底那些沉睡多年的倒木,至今仍未腐朽,依旧清晰可见。就如同时间在这片湛蓝的湖水中停下了脚步,一切都被封存在永恒的静谧之中。

摩周湖

离开神之子池,我们下一目标就是池水的源头:摩周湖。摩周湖作为神湖,非常神秘,据说一年之内大多时候都是大雾弥漫,让人无法观其全貌。我来过摩周湖大约五六次,确实很少见到摩周湖晴朗的时候。

DSC00393.jpg

这次抵达摩周湖时,天气也并不理想。天空笼着厚厚的云层,阳光被完全遮住,湖面呈现出一种深沉的蓝灰色。

不过好在湖中并没有雾气,站在展望台上俯瞰,可以看到摩周湖的全貌:湖水静得如镜,周围的山壁陡峭环绕,远处的云在山腰间缓缓流动,不愧于“神之湖”的名号。

DSC00390.jpg

而摩周湖被称为“神之湖”并非虚名。它是日本最透明的湖泊之一,湖底深达两百多米,水质清澈到几乎没有杂质。也因为这份过于纯净,湖水无法孕育太多生命,于是湖面总显得寂静无声。站在湖边,连风吹过的声音都格外轻。那种纯粹的静谧总能让到访这里的每个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压低声音,驻足欣赏这眼前的景象。

硫磺山

离开摩周湖后,我们驱车前往今天的最后一站:硫磺山。当车子驶入川汤温泉一带时,空气中的气味就开始发生变化,即使窗户紧闭,仍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随着味道越来越浓烈,我们也到达了目的地。

DSC00432.jpg

硫磺山是阿寒摩周国立公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活火山之一,远远地就可以看到裸露的山体之上、灰黄的岩壁上在不断喷出白色的热气,就像整座山在缓缓吐息。

DSC00437.jpg

沿着前人的路线行走,可以直接走到山脚下。这里四周的土地都带着温度,嘶嘶作响的蒸气声带着热浪扑倒脸上,基本没有人可以在这附近久待。

在硫磺山的旁边有一个商店,里面贩售着用地热蒸煮的“温泉蛋”。我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品尝了温泉蛋,味道格外的不错。蛋壳虽然有浓重的硫磺臭味,但鸡蛋入口却意外地柔滑。

Day6: 目标是心之湖!

本日是北海道的最后一日,主要计划就是从阿寒湖出发,走高速返回札幌。但由于今日的时间相对富裕,于是我们决定去一处非常偏僻的地方,探寻塞尔达传说中的“心之湖”。

DSC00484.jpg

“心之湖”的本名是丰似湖,在北海道日高的最南端。要想抵达这里还是挺困难的,要沿海一路向北之后一头扎进大山里,走很长的一段非铺装路才能抵达这座湖泊的附近。

DSC00489.jpg

由于前一天刚下过雨,很多地方仍有泥泞,所以在一阵“越野”抵达之后,我们驾驶的斯巴鲁已经满是灰尘了。但要想抵达“心之湖”的湖边,车只能开到附近。剩下的一段路,还需徒步翻越小山。

DSC00502.jpg

四周尽是参天的原始森林,阳光从枝叶间洒下斑驳的光影。我一边和朋友寻找着正确路线和指示牌,一边想着如果是自己一个人的话恐怕不会来这里“探险”。

DSC00513.jpg

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洒下,映得整片林子都泛着温柔的光。脚下的山路有些陡,许多石块也被苔藓铺满,踩上去有些滑。直到前面的朋友大喊终于到了,我才深吸一口气,一鼓作气爬上这最后一个山包。

DJI_20241008102930.jpg

当无人机升起之时,我们终于有幸目睹到了“心之湖”的全貌。这片被称作“心之湖”的地方,静静地嵌在山林之中,湖面被阳光照耀得泛着银光,形状恰似一颗蓝色的心脏——仿佛大自然在此留下的一封情书。

尾声

再次翻过山包,我们顺着来时的山路折返。午后的阳光从林间洒下,空气中还带着湖面的湿润气息。脚下的泥泞早已被风吹干,只剩落叶在靴底轻轻作响。

一路上没有太多言语,大家都沉浸在那片湖的余韵里。那种宁静、那种清澈,仿佛还留在眼底。车子重新驶上公路,导航的终点从“心之湖”变回“札幌”。北海道的旅程,也在那一刻悄然画上句号。

写在最后

DSC09665.jpg

纵使我已经住在日本五年之久,去过北海道十余次,至今依旧认为北海道是一个值得再去一次、再去更多次的地方。它的每一个季节、每一处角落,都拥有独特的魅力,令人流连忘返。写下这篇游记之时,北海道已经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降雪,而我也暂离日本,正在前往祖国欣赏秋景的路途当中。

「原点から、前へ。」

这是丰田LAND CRUISER的一句广告语,意为从“原点出发,向前迈进。”

「日本浮生录」目前已经写到了第十篇,从2022年的「城市漫步指南:北海道的夏日浪漫」一文开启我的游记尝试,到现在兜兜转转又写回到了北海道。值此第十篇的文章结尾,我想感谢少数派、也感谢一直以来留言的读者。这个系列绝不会到此为止,期待着下一次,继续在日本的某个角落旅行,书写下更多属于我的浮生片段。

2025年11月 写于中国上海。


感谢阅读。如有你想获得一份深度日本全境体验指南,欢迎订阅我的付费栏目「日本全境漫游计划」: https://sspai.com/series/383/

同时也欢迎关注公众号「日浮录」、或通过 RSS 订阅我的博客,以更快获得文章更新:https://song.al/feed.xml

同时欢迎关注我其它社交媒体:

关于我的更多日本生活,请移步推特: 推特

关于我的更多数码生活,请移步Telegram频道: appdo数字生活指南

All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

Subscribe